征兵育人|参军学生故事(3)张夑林
发布时间:2019-04-11                                         浏览次数:

青春有很多样子,很庆幸我的青春有穿军装的样子

张燮林

2018级法学院本科生,20169月自复旦大学历史系参军入伍,服役于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720部队)

窗外飘着点零星的小雨,这种天气总能勾起我对军旅生涯的回忆,因为受过伤的左膝一到阴雨天就会不受控制地隐隐作痛。日子久了,烦扰之余,我甚至开始有些迷恋这种不定时的疼痛感,它仿佛成为我身上的一个烙印,总是提醒着我——你,曾是一个兵!

我一直很想找一句言简意赅的话,来对这两年的军旅生涯做一个完美的总结,这样似乎很酷,很有思想,但是难免事与愿违。就是这短短两年,我好像怎么说也说不尽似的。

军营生活

2016921日,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来到了位于太湖之滨的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720部队的驻地,我永远不会想到这个三面环山的口袋谷地,会成为我的蜕变之地。尽管来这之前,我主动和校武装部范老师申请,要去艰苦的部队,但我没想到,艰苦这一个词背后的份量远超过我的想象。顶着复旦学生的光环来到这里,我一度豪情万丈,觉得自己应该会像《士兵突击》里的那个成才,一定就是天生的好兵,然而生活总爱和人开玩笑,我终究不是成才,如果非要找个比喻,我应该是一个近乎于初期的许三多,甚至还不如他的小兵。  

刚进部队的我,身体素质一般,力量协调性都格外地差,却因为自己文化程度高沾沾自喜。但是一个人改变了我。他是我的班长,一个从军11年,无论何时都是军姿挺拔,严以律己的老兵。我现在还记得,他平静地问我:“你说自己来这里是为了改变,可如果总想着用自己的长处去掩盖不足,那么,你对得起自己来这里的初心吗”?我想,这句话不仅仅是我军旅生涯的转折,更是整个人生的转折点。从那以后,自我加压成为常态,训练中我不再畏难怕苦,一个个小伤疤仿佛是自我奖励的勋章。无论是海关执勤的任务,还是平时的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文体活动,我尽我所能地做到最好。我认可并珍惜士兵这个身份,因为我深知终有一天,我会脱下这身军装。尽管两年后我没有成为兵王,但却收获了成长和蜕变。

回到校园

再次回到校园,规律的作息替代了挥霍的青春,提前意识让我开始憧憬未来,简单的生活让我觉得格外美好,因为我经历了不曾经历过的磨难,体会了不曾体会过的情感,所以才能深知安定的可贵。

如今,每当我走在都市夜晚绚烂的霓虹灯下时,我总会不自觉地望向那看不见的远方,因为,那曾是我坚守的地方。我也时常会想起连队学习室里那个伟大的士兵——雷锋的画像,会感受到他坚定的目光中透出的灼灼热量。他说过:“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索取者。”是啊,我们总想着自己应当从社会得到些什么,却似乎忘记了,我们这代青年复旦人,比起往昔的前辈们来说已经得到了太多,我们是不是不应该也不能够,让复旦人的家国情怀被安逸的灯红酒绿冲散?当我们批评这个国家,说着这个社会这里或者那里的问题时,我们是否确实做过些什么?这个问题,愿与所有复旦人共同思考。


Copyright©2004-2013复旦大学武装部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电话:021-65642231

电子邮件:wuzhuangbu@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