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戎装启程,淬火百炼成钢 ——复旦大学2025年下半年四名参军学子启程军营
发布时间:2025-09-16                                         浏览次数:

9月15日上午,复旦大学2025年下半年欢送参军学生座谈会在杨浦区民兵训练基地顺利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钱海红老师与学工部、武装部负责同志以及新兵所在院系分管副书记、辅导员、新兵家长等与会欢送新兵。

会上,钱海红老师向新兵一一发放入伍通知书,学工部盛情老师发放入伍慰问金,随后,院系老师们为四位新兵献花。接过入伍通知书,新兵们难掩内心喜悦,纷纷发言表态,一致感到能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顺利入伍是十分荣幸的,也是十分幸运的。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 级望道班的史凯颐,是我校下半年新兵中唯一的女兵。史凯颐分享了自己的入伍动机来自于两片土地的滋养:一是家乡浙江绍兴,是一片英雄辈出的土地,孕育了鲁迅、秋瑾等一众的革命先辈另一片土地是复旦大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四年的学习里,学院一直培养其要成为胸怀国之大者。她渴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去为社会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磨砺自己的意志。史凯颐坚定地表示,入伍后自己定会牢记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努力锻炼自己,提高本领,发挥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努力去为强国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和力量。

来自法学院2021级的赵炳赫在发言中谈到,参军入伍会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我自己、锻炼自我的机会。在短暂的两周役前训练期间,和战友们相处非常愉快,他希望到了部队之后,也能够遇到好战友好班长,在部队会努力践行自己的入伍初心,让自己得到锻炼和提升,也希望学校老师和家长还有战友们放心,他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嘱托,会努力成为一名祖国的好战士。

来自法学院2022级的李岩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参军心路历程。大一下学期的暑假和朋友的一次骑行,与在藏区执行任务的部队不期而遇,看到了解放军战士们默默扎根戍边的动人场景,彼时他的心里就悄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身着戎装,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站成一棵树。终于这一次他如愿了!尽管没能去艰苦地区,但他坚定地表示,去到部队他一定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大学生士兵,努力成为部队的一名标兵。让部队的班长、战友们看到来自复旦大学的战士不仅只是智力在线的高材生,在其他各方面也是勇争先进的李岩伟将参军比作实是一场长途骑行,虽不是地理意义上的长途跋涉,却是将小我真正融入到整个民族的血脉当中。

最后,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24级的毛中屹分享了自己的入伍感想。毛中屹讲道自己入伍的想法源自于在自己困顿于学业状态欠佳时恰好看到毕业生之星中身着军装的学长,那一刻他有了参军入伍改变自己的想法。今年军训期间带训教官也分享了军营里的故事,让毛中屹对军营更加心生向往。现在梦想成真了,毛中屹表示自己一定加倍珍惜难得的机会,在军营里锤炼自己。


会议最后,钱海红老师代表学校向四位学子表达了最热烈祝贺,她指出,从490名复旦老兵到今天的四位新兵,“团结、服务、牺牲”的红色基因一直在延续2人二等功、33人次三等功的佳绩是母校最亮的“征兵名片”。 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是复旦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投笔从戎、报国强军,是百廿年校史中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同时对入伍新兵也是再三叮嘱:一是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严守纪律、刻苦训练,做到“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二是牢记“自强但不逞强”,科学训练、保重身体,常向家人和母校报平安;三是珍惜军旅时光,锤炼意志、增长才干,让青春在磨砺中出彩,让人生在奋斗中升华。


入伍,是参军学子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在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吃苦耐劳品格滋养之下,他们将铸就真正的军人品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将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用复旦人的智慧和勇气,为祖国的强军事业贡献复旦人的力量。最后,也衷心祝愿四位同学征程顺利,早传捷报!


Copyright©2004-2013复旦大学武装部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电话:021-65642231

电子邮件:wuzhuangbu@fudan.edu.cn